关闭广告

英媒:英国正考虑对华科技投资限制 已在咨询相关意见

看看新闻Knews72201人阅读

据英国《金融时报》10日报道,在美国总统拜登9日签署关于“对华投资限制”行政命令后,苏纳克政府正考虑是否跟上,并正就此咨询本国商业和金融业人士的意见。

英国首相苏纳克的发言人称,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明确了美国如何处理对中国敏感技术的投资,英国政府将审慎考虑这些措施,同时将继续评估可能给英国带来国家安全风险的对外投资。


苏纳克 资料图

与此同时,报道称,美国方面也在观望英国等盟友的态度,看其是否会支持美国对华新投资限制的做法。

对于美国总统拜登9日签署对华投资限制行政令一事,让美国工商界忧心忡忡。一些美企高管已经表达过担忧,认为限制美国资本流向中国可能会损害美国商业,并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0日表态,称中方对美方执意出台对华投资限制措施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中方敦促美方切实履行拜登总统无意对华“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的承诺,停止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立即撤销错误决定,取消对华投资限制,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中方将密切关注有关动向,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相关报道:

拜登签署"史无前例"法令限制投资中国 日本欧洲或跟风

美国当地时间9日,风声传了数月的美国对华投资限制措施“靴子落地”。美国总统拜登当天签署行政令,限制半导体、量子计算、人工智能(AI)等敏感技术领域的对华新投资。

这份将于2024年生效的行政令,被美国媒体形容为“史无前例的对华投资限制规则”。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台的?有何特点?又将给中国以及中美关系带来何种影响?

再以“国家安全”为幌子

拜登在签署新行政令时,继续搬出“美国国家安全”这套熟悉的说辞。

按照行政令的说法,“有关国家”在军事、情报、监视或网络能力至关重要的敏感技术和产品方面的进步,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而某些美国投资有加剧此类威胁的风险。

行政令将授权美国财长禁止或限制美国在半导体、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对中国实体的某些投资。美国投资者还须向财政部通报其他可能涉及国家安全的交易。

根据行政令内容,这些限制适用于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合资企业和绿地投资等直接投资形式。《华尔街日报》称,违反这些规则的投资者可能面临罚款,并被迫剥离其股份。

预计行政令将经过多轮公众评议(包括最初的45天评议期)后,于明年实施。

一名美国高级官员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行政令不仅涉及对华投资,更关键的是限制中国获得“无形资产”,比如技术诀窍或与专家的关系,这些往往伴随着风险资本或私募股权公司的投资。

美国媒体称,行政令经过近两年的酝酿。其间,风投公司和科技行业曾游说拜登政府缩小该命令的范围,因为它们担心白宫会对美国投资施加全面限制。最终,行政令以一种“涵盖类别范围较窄的方式”保护美国安全,同时维持对开放投资的长期承诺。



美国总统拜登 资料图 图/新华社

有分析指出,尽管美国媒体极力渲染“最终仅圈定三个领域的对华投资限制”,但这丝毫不能改变美方无理打压中国的本质。

中国外交部称,美方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大搞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其真实目的是剥夺中国发展权利,维护一己霸权私利,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科技霸凌。中国商务部表示,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将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

不利于美国自身利益

谈及行政令出台的背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表示,拜登执政以来,将科技打压作为对华遏制的主要抓手。去年10月美国曾宣布对供应中国的芯片及其制造设备实施出口限制,而今则着眼于更广泛的高科技领域。

吴心伯说,拜登政府此举以所谓“美国国家安全”为名义,但真实动因在于,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也是中国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游攀升的关键。美国希望维持在这些领域的领先地位,尽可能扩大与中国之间的科技差距,因此有意强化对华重要科技领域的遏制。

在吴心伯看来,行政令之所以被称为“史无前例”,一是它的涵盖领域扩大。如果说去年10月的限制政策集中于半导体和芯片,如今则扩展到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二是此前的打压主要瞄准技术、产品、设备、人员,这回美国则首次为限制对华投资而出台行政令。



芯片 资料图

行政令出台后,外界普遍关注它将产生何种影响。

吴心伯认为,对中国而言,相关领域的美国投资可能有所减少,美国企业会采取更加谨慎的对华合作态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美国对华科技“脱钩”。

“此外,行政令实际上不仅事关投资方面的问题,还会产生联动效应,导致中美合作的其他方面受到影响。”吴心伯说。

《纽约时报》认为,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之际,美国风险资本对华投资已降至低点。“目前尚不清楚新行政令会使多少资金受到影响,但它可能对特定行业以外的投资产生寒蝉效应。”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的限制措施只会倒逼中国技术企业加强自主创新。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政治学副教授维克托·史认为,美国的限制措施将促进中国本土半导体企业发展壮大,因为中国企业将转而购买本土芯片,使本土企业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吴心伯说,对美国自身而言,行政令的负面效应也会显现。

在他看来,过去,美国科技企业对华投资是其主要获利点之一,这些企业看重中国大市场,投资获得的利润有助于美国科企的再研发再投入。而今,行政令将压缩美企盈利空间,对美国竞争力不利。

美国半导体协会7月曾发声明,警告拜登政府的限制政策可能削弱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扰乱供应链,造成重大的市场不确定性。

对中美关系而言,行政令的出台也是一个坏消息。

吴心伯指出,行政令出台花了比较长的时间,中方对此早有预料。目前中方处理中美关系,一方面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推动关系缓和、改善,另一方面也针对美国干扰破坏中美关系的行为予以坚决斗争。

“中方已经表示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我相信中方会做出相应反制。”吴心伯说,“总而言之,中美关系处在一边斗争一边对话的博弈阶段。”

《纽约时报》认为,过去数年,尽管中美在经济领域出现一系列摩擦,但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公司仍在寻找合作机会,作为进入中国充满活力的科技行业的一种方式。新行政令可能意味着在中美经济冲突中开辟一条新战线,损害重启两国高层接触的努力。

其他国家“跟不跟”?

根据美国媒体的说法,新行政令只是一个初步框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此外,美国一直在与盟友合作,就限制对华投资的必要性达成尽可能多的共识。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此类行动会不会升级,并带动其他国家这么做?

吴心伯说,美国会观察行政令的执行效果。如果效果不大,可能会加大力度,例如扩大限制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共和党一些议员批评行政令涉及范围太小,希望把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领域纳入其中。

吴心伯补充道,在美国压力下,欧洲、日本等盟友预计将或多或少地“跟风”,就如美国先前拉拢日本、荷兰限制对华半导体生产设备出口那样。

《金融时报》指出,美国的这一努力很复杂,因为其他国家担心美国“走得太远”。就连亲密盟友日本也仍在犹豫。但美国官员透露,目前英国、德国以及欧委会表示,有兴趣制定类似的对外投资制度。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强推“脱钩断链”源自其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但从中美经贸关系过去几十年波动起伏但总体向前的发展趋势看,中美经贸关系向前发展,是受两国需求驱动,符合双方利益,有利于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因此大的方向不会变。美国政府对华科技遏制打压,不仅是徒劳的,也是危险和不智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把连衣裙穿得美的女人,从来都不简单

世界音乐公号 浏览 15597

珍妮:若08年想交易来大加索尔的消息提前泄露 会有多队试图截胡

直播吧 浏览 15352

小加索尔签约湖人,所有的卫冕拼图已尽在湖人掌控

趣看热点 浏览 21841

不同身材如何挑选无袖衫?

LinkFashion 浏览 11662

辛巴直播间网购后80余人被骗600万,受害者直播基地前拉横幅求助

趣看热点 浏览 21535

超辽宁升第2!浙江决战被轰13-0崩盘输深圳 吴前22+9+6里程悲

醉卧浮生 浏览 8845

边境移民矛盾持续发酵 美国会发生“内战”吗

齐鲁壹点 浏览 8762

比赛日前瞻:中国女足迎出线生死战,曼联纽卡英联杯强强对话

懂球帝 浏览 9863

又摊上事!德云社被处罚,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盖饭人物 浏览 12880

萨姆·奥特曼:人类水平的AI即将出现 但对世界的影响远比想象的小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8781

TangoZ发文再度否认性骚扰 为曾经的不当言行道歉

网易娱乐 浏览 11179

杨幂六一儿童节为10岁女儿送生日祝福,喊小糯米“我闺女”好亲昵

娱絮 浏览 6992

再见60岁倪奶奶!23岁伊藤美诚打疯了,3-0横扫送对手一轮游!

乒谈 浏览 7963

以军装甲部队进入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市中心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 6991

高合汽车“转行”直播带货!

电动知家 浏览 8183

比亚迪秦L信息曝光 有望搭载第五代DM-i混动技术

行车视线 浏览 8626

罗体:国米会尝试从米兰挖走即将年满16岁的卡马尔达

懂球帝 浏览 8105

48岁周迅气质在内娱独一份 新大片回归灵动少女

时尚丽人风行 浏览 15167

开出“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这个研讨会聚焦青年创新力

文汇报 浏览 12318

赌王大房孙女追忆父亲 奶奶黎婉华灿笑旧照曝光

素素娱乐 浏览 11944

沿海大省广东再次选择在特殊时间召开全省重要大会

政知新媒体 浏览 58962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