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价格大涨近3倍,还有航线“爆仓”?铁路运输也被“挤爆”……

中国基金报8513人阅读


来源:证券时报

从中国的港口出发,途经新加坡,横跨印度洋驶向红海,再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欧洲,这是中国商品与欧洲市场互通往来的海上必经之路。

但从2023年12月中旬以来,胡赛武装袭击往来船只,掐住了红海这个重要的“咽喉要道”,过百载满集装箱的船舶被迫绕道好望角,亚欧贸易往来时间陡增、运输成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翻了几番。

“黑天鹅”事件之下,国内部分外贸企业深受物流阻滞之困,产业韧性再迎挑战。

集装箱价格涨近三倍

最近半个月,马晓(化名)既忙碌又焦灼。“货还在海上漂着,预计要比原来晚15天到达。”马晓是深圳一家供应链管理公司的负责人,为外贸企业代理进出口业务。目前仍漂在海上的这批货,是2023年12月中旬从盐田港出发发往荷兰鹿特丹的,按原计划近日应该能达到,可货船被迫绕道好望角后,航程和时间都增加了不少。“时间和运费都增加了,这批货都还没交付,估计接下来的订单会减少。”马晓近日一边忙着跟客户解释和商讨更优的方案,一边思考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

红海危机导致商船通行受阻,被迫绕行之下,运输时间势必拉长。根据能源情报机构Vortexa的数据,如果商船绕道非洲的好望角,从中东到欧洲、从印度到欧洲的主要航线的航行时间将增加58%至129%。其中,货物到达目的地所需时间增幅最大的是中东海湾至地中海航线,增幅为129%,从17天增加到39天。

与此同时,运输综合成本也水涨船高。“我们有四个货柜从中国到摩洛哥,现在得到的报价和去年12月初差了十几万元,相当于每一台产品客户要多支付2—3美元。”在广东佛山经营小家电出口生意的李先生对记者表示。

深圳市易速信达供应链有限公司高级销售经理余归子对记者介绍:“之前发一个集装箱的价格是2300美元—2400美元,现在保守估计要6500美元左右。”

记者查询了解到,四大船公司马士基、赫伯罗特、地中海航运公司和法国达飞海运集团股价均受到了物流滞塞影响而纷纷上涨,比如,马士基股价自“红海危机”事件发生以来上涨了约40%;自去年12月初以来,赫伯罗特公司的股价也上涨超40%。

与此同时,市场对于运费上涨的预期持续升温。

根据GeekYum提供的最新实时运费数据,以1月份上海港口至德国汉堡港口航线为例,各家船公司报价不同,其中地中海航运旗下的352W航次报价5540美元/TEU,马士基旗下401W航次报价4703美元/TEU,长荣旗下的0690-047W航次报价5260美元/TEU。而达飞公司1月15日的0FLGPW1MA航次报价更是高达7077美元/TEU。

集运指数方面,上海航运交易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5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为1896.65点,较上期上涨7.79%。

据记者了解,目前正处于欧洲线长约价谈判季,一路攀升的运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承运人的谈判筹码。“货代行业竞争很激烈,海运价格市场的透明度是很高的,一家货代公司即便涨也是微涨,而且货主肯定会找性价比最高的公司。”余归子表示。

对货代/物流行业来说,眼下考虑的或许不是能否趁机涨价的问题,而是如何不让订单流失。“订单会减少,即便单笔费用上调,利润也可能填补不了订单下滑的空白。”马晓对记者表示,因为整体运费上涨以及海上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客户的需求和货主的发货计划可能都会有变数。

企业生产秩序或将被扰乱

跨境行业产业链环环相扣,只要有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都无法顺畅运转,此次红海航运危机爆发,让产品出口欧洲的一些中小外贸企业再次感受疫情期间物流受阻所带来的阵痛。

一方面,集装箱等综合物流成本升高,买卖任意一方都不得不为此“买单”。记者采访了解到,货主与客户若采取FOB的合作模式,海运费上涨等风险就基本由客户承担。“买家承担上涨的运费,也意味着他们的采购量可能会减少,我们的订单量也就减少了。”广东佛山一家出口欧洲的建材企业负责人张明(化名)告诉记者,运费上涨叠加一些不确定性的安全因素,已经有客户在犹豫是否要减少订货量了。

另一种情况是以CIF模式结算,即卖家承担物流费用。虽说上涨的成本最终会以其他方式转嫁到买家身上,但对部分中小企业来说,似乎没有太大的议价筹码。“国内的工厂,尤其是生产低附加值商品的,在跟欧洲买家做生意时,往往是比较弱势的,即便要涨价也涨不了多少,最终还可能因此损失了利润。”余归子对记者表示,对于采用这个模式结算的中小企业,运费上涨势必会加大他们的压力。“一个箱子的货值可能也就一万美元,现在运费就要花去六七千美元了,附加值低的产品是很难承受的。”余归子说。

与记者交流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倘若危机事件持续发酵,“停火”时间仍不确定,海运绕行增加航运费用和延长交付周期,买家方面或将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由于商品无法按期上架销售,部分欧洲买家或将弃货、砍单或减少需求;另一种则是,由于欧洲买家没有提前囤货的习惯,部分买家或在近期增加采购计划,导致短期内需求增加。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和出货节奏。

“如果增加采购,厂家就要增加资金去买更多备料,工厂的资金运作成本会上升;如果突然减少订单,那厂家提前的备料会堆积,仓库租金要增加,工人也无法开工,尤其对于代工企业,这批货还没交付,后续要不要继续生产都是问题。”深圳市进出口商会执行副会长林文胜对记者分析,表面看只是扰乱了物流节奏,实际上却是整个供应链秩序都被打乱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正值岁末年初,国内许多外贸企业都想着赶紧出货、以便尽快收款,这或将促使出现“一箱难求”的局面。“我们有客户想从中国发货到意大利,现在就没有很好的价格和仓位,地中海线路都爆仓了。”余归子表示,武装事件如果持续下去,仓位肯定会越来越紧张。

但据记者了解,从去年全年的运力来看,无论是船只还是集装箱数量,目前实际都处于过剩的状态,为何会出现仓位紧张?有跨境物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仓位紧张更多是船公司的一种“饥饿营销”,“特别是在繁忙的时候,以及出现一些不可控的事件时,船司就会停航或者囤仓,制造仓位很紧张的局面,目的就是为了涨价。”该人士表示,实际上过去一年,各大船公司都曾多次试过提价,但效果并不明显,而这次则是真的涨起来了。

中欧班列舱位提前订满

尽管各国海军纷纷加强了在红海水域的巡逻和保护力度,但也难以完全消除商船遇袭的风险。商船不得不重新评估他们的货物运输方案,选择更安全的航线。

从运输方式和航线来看,有物流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除了绕行好望角之外,有一些企业选择空海混运的方式,即先将货物经海路运到中东,再从那里将货物空运到目的地。此外,也有部分发货较为急迫的客户会选择航空或中欧班列。

记者根据公开信息了解到,目前,1月份的货运铁路舱位已经全部订满了,SOFreight网站上中欧列班的最早班期订舱服务日期已经排到了1月31日。

余归子也坦言,选择中欧班列或空运,多为对时间要求较高,且附加值较高的商品。“走海路的一般都是生活用品、服装鞋帽这类低附加值的,一出就是几十个货柜,虽然量很大但利润很薄,恐怕很难支付中欧班列和航空运费。”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中欧班列运力有限,与海运的载量相比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商品价格方面,红海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重要航运通道之一,许多商品,如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金属矿石、粮食等,都通过这一航道进行运输,运输成本的增加或将转嫁于商品价格,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商品或将提价。

不过,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却不大。比如,红海地区靠近几个主要小麦生产国,小麦运输受到极大干扰,但小麦期货自红海危机以来上涨5.2%,波动幅度不是很大。布伦特原油期货在事件发生后小幅上涨3%,截至目前已低于事件发生前水平,报78.9美元。铁矿石期货则上涨了5.9%。

对国内中小企业来说,也缺乏商品大幅涨价的动力。“如果卖方很强势就会跟着涨价,但国内大多数与欧洲大卖场合作的中小企业都涨不了很多。过去三年疫情,海运价格涨了十倍,但商品售价也只是微涨。”林文胜表示。

【记者观察】 红海航运危机考验我国产业韧性

此次由武装事件导致的红海航运危机,表面上看与三年疫情以及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一样,都是物流阻滞导致运费上涨、航运资源供需矛盾,但两者却发生在不同的贸易环境中,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影响有着不同的底层逻辑。

具体来看,三年疫情期间,由于中国实行了较强的防疫措施,国内基本还能够正常开工生产,且其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所以,即便全球物流不畅、重要要塞被堵住了,运费、物价随之上涨,包括欧洲市场在内的海外市场,依然很需要中国的产能,那时候是明显的需求大于供给。

如今疫情已经结束,经过这两年的调整,各国全面复工复产之下,供给全面恢复,但与此同时,市场却面临需求疲软、预期转弱,全球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现状,加上中美博弈等综合因素之下,国内产业链出现一定程度的向外转移。也就是说,选择增多、需求变少,再遇到这种因物流受阻而导致航运价格攀升的情况,买家大可以选择暂缓采购计划、调整采购结构和数量,或是选择更有性价比和竞争力的卖家。

因此,说到底还是商品决定购买力。在记者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都提到,目前走海运通往欧洲的国内商品,许多都是生活日用品、服装鞋帽、电子器械、塑料制品、家居建材、化工产品等,这类商品大多附加值不高、利润较薄,如果改道绕行或换成铁路和航空运输,都会不同程度提高成本、进一步压缩利润甚至亏损。对于这类商品来说,红海危机或是日后的每一次的航海安全事件,都会让其陷入被动局面。

对于此次红海危机,短期内企业需要思考对策,但长期真正考验的是我国产业链的韧性,如何从容应对每一个不可抗力的变量?或许根本的出路在于产业升级,即降低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发展对价格和成本没那么敏感的高端制造业。

什么产品对价格没那么敏感?汽车、新能源产品、高端电子消费品、半导体、高端工业设备等。据记者了解,除了汽车之外,其他附加值较高的产品都有部分会选择铁路和航空运输,而像汽车这类大件商品且附加值较高的,即便在海上绕行远一点,也能耗得起时间和运费。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以来,在中国整体外贸形势承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老三样” 服装、家具、家电出口出现颓势,但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却呈现逆势上扬、一枝独秀的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这是中国近年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结下的“硕果”。

“新三样”作为外贸出口的新驱动力,为外贸商家指明了新的市场方向。中国制造正加速走向中国“智造”,凭借中国长期以来制造能力的积累、产业链的强大优势,外贸业应把握数字化转型浪潮、绿色低碳转型机遇,以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应对每一次全球贸易中的不确定性,获得在全球贸易中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以新面貌彰显我国产业的韧性。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中年女人要想穿出女神范,选择时尚单品时,注重展现气质美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6659

淦家阅:吉利今年将推3款全新新能源车型,以应对行业卷价格、卷服务、卷流量的态势

封面新闻 浏览 8009

工信部将6GHz频段划分用于5G/6G系统

界面新闻 浏览 11619

布林肯:以方承诺不会将巴勒斯坦人驱逐出加沙

参考消息 浏览 51110

媒体人评阿利森:一个半月两次低级失误,有点影响江湖地位了

直播吧 浏览 14459

央行重磅会议!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

证券时报 浏览 11354

单节得分上双!莱昂纳德首节5中4高效拿到12分

直播吧 浏览 8796

台军"自造"潜艇首次对外展示全貌 距离服役尚有时日

环球网资讯 浏览 8297

媒体:拜登被部下拖下水 炮弹打得最狠的还是特朗普

上观新闻 浏览 8436

保时捷在华增设研发分支,为未来布局,促进本地产品开发

撩车视界 浏览 16159

比不会打扮更可怕的是"精致土"

时尚搭配师Nicole 浏览 10590

深圳一业主刚买完房楼盘就降价 不到一个星期差价40万

澎湃新闻 浏览 51365

梁洛施疑和李泽楷一起参加婚宴 晒照曝光14岁长子

靓宁唠唠嗑 浏览 10310

张雨绮一身少女打扮去约会,完全不像已当妈

学霸知识局 浏览 15356

韩媒称三星先进封装技术落后于台积电,导致难以取得AI芯片订单

IT之家 浏览 11137

美国警察跪杀黑人案和解,弗洛伊德家属获2700万美元赔偿

趣看热点 浏览 770873

71岁刘晓庆终于服老,新片演姥姥被夸,一幅字卖三千引热议

不八卦会死星人 浏览 8554

开年关键词「柔和桃」,唐嫣已经上身了!

创作者_WCD3 浏览 8703

摩根大通减持,持股比例低于5%!小鹏汽车一年多跌没3145亿

市界观察 浏览 15084

受性骚扰风波影响!黄子佼主持节目宣布更换主持人

网易娱乐 浏览 11748

二手房业主抱团"保卫房价" 喊话:建议上调1万多 别贱卖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76788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