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中国最大城市群,越来越像一个“省”

国民经略7040人阅读

文|凯风

大湾区越来越像一个“市”,长三角越来越像一个“省”。

01

区域融合,正在全面加速。

在大湾区,有着“湾区1号地铁”之称的广佛肇莞惠城际铁路正式开通。

虽然名为城际铁路,但按照“公交化运营”,无论站台设计、运营模式还是随到随走,都与地铁无异,又名城际地铁或“大号地铁”。



“大号地铁”的开通,形成一条东西走向、横跨广佛肇莞惠5市、全长258公里的大动脉,将整个大湾区更密切联系在一起。(参阅《中国最长的跨市“地铁”,来了》)

不仅如此,备受瞩目的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整个珠江口未来将形成11条跨海通道,将珠江两岸“缝合”在一起。

无独有偶,6月1日,“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横空出世,将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连成一个“环”。

这条超级环线,从上海出发,经苏州、常州、南京、合肥、黄山、杭州和嘉兴等地,最终又回到上海。



可以说,除了宁波、南通,长三角几乎所有重点城市,都在环线之上,串起众多万亿级城市。

事实上,长三角的“闭环”之路,只是现在进行时,在不远的将来,整个杭州湾都将形成超级“O”形闭环。

杭州湾位于上海与宁波舟山之间的海域,沿着钱塘江可一路上溯到杭州,目前已有杭州湾大桥贯穿其间。

而在未来几年,杭州湾将再诞生三条跨海通道,包括已开工建设的通苏嘉甬铁路,以及规划中的千亿工程沪甬通道、沪舟甬通道。

通苏嘉甬铁路跨过长江,连经南通、苏州、嘉兴、宁波等地,有望于2027年底正式建成通车,将上海大都市圈的西翼连成一体。



沪甬跨海通道、沪舟甬跨海通道,一条直接连通上海与宁波,一条连通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两大世界级港口,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长的跨海通道之一。



届时,上海与周边各地市将形成“1小时交通圈”,而与整个城市群将将不断逼近“2小时交通圈”。

02

长三角,为何要搞“超级环线高铁”?

环线交通不是新概念,属于网状路网的范畴,相比常见的线状路网效益更高。

城市内部的“环线地铁”早已有之,如北京2号线、上海4号线以及即将开通的广州11号线。

一条环线,可串联N条不同走向的地铁,既能减轻核心城区中心站点换乘压力,也能提升通行效率,更进一步拉近不同城区之间的距离。

当然,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环线。没有足够多的客流量、足够密集的路网客流、足够多的跨区域交流,无法支撑起环线。

当庞大的客流从城市内部拓展到城市、省际之间,环线城轨、环线高铁的概念就应运而生。

其实,环线高铁,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海南、成渝贵、福建等地早已有所探索。

尤其是有着“西部铁三角环线”之称的成渝贵环线,大幅拓展了成渝经济圈的腹地。



然而,无论是区位重要性还是涉及区域的经济体量规模,都无法与长三角相提并论。

长三角是中国最大城市群,囊括3省一市,覆盖41个地市,GDP总量超过30万亿元,占全国的1/4左右。

一个城市群,更是坐拥9个万亿GDP城市,包括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和常州,数量之多、密度之高为全国之最。



然而,长三角内部发展仍然不够均衡,“包邮区”与安徽之间,省会与地级市之间,核心圈层与边缘圈层之间,都存在明显落差。

在交通上,长三角重点城市之间的连通不成问题,但重点城市之间有许多城市,部分成了高铁“死角”,部分未能跻身干线路网。

所以,超级环线高铁的存在,除了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外,更重要的是将更多普通地级市也纳入其中。

换言之,环线高铁的意义,不在于终点到终点,而是沿途城市之间的直达直通、资源互通,激活整个区域内部交通的内循环。

或者说,环线高铁的存在,最大的受益者并非上海,而是其他地市。毕竟,作为高铁枢纽,上海早已通过各种线状网络向外辐射。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或许只是开始,未来在长三角城市群,还将形成各种大大小小的高铁环、城轨环、地铁环。

届时,长三角的一体化乃至同城化,都不再是传说。

03

大湾区、长三角,谁能更快融为一体?

众所周知,我国形成了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为“同心圆”的城镇化空间结构,城市群最大,都市圈次之。

如果说都市圈的目标在于同城化,不是一城,胜似一城;城市群的目标就在于一体化,不是一省,胜似一省。

那么,在同城化、一体化之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谁更有优势?

大湾区只有11个地市,自古以来就共饮珠江水,文化同源、人缘相亲、语言相通、民俗相近,有着共同的岭南文化基因。



但挑战在于,作为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最为独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开全球未有之先例。

所以,大湾区的融合之路,既需要交通地理、公共服务、科技产业层面的软硬连通,也需要其他层面的融合,形成全球瞩目的超级区域。

与大湾区相比,长三角涉及三省一市、41个地市,跨市域跨省域,貌似更难整合,但实质上一体化力度远超预期。

究其根本,长三角确立了上海作为唯一的核心城市,这是关键。

正如官方文件所定调的: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上海作为强中心,意味着江浙两大强省的经济强市也会主动向其靠拢,无论是2万亿级的苏州还是1.5万亿级的宁波,都在上海大都市圈的辐射范围。

同时,长三角盛产“跨省都市圈,打破省域行政边界带来的限制,形成典型的破壁效应。

在相关规划中,长三角被划分为六大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宁波都市圈。



这些都市圈并未泾渭分明,更非井水不犯河水,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交叉,相互融合。

作为全国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范围横跨苏皖两省,且明确有江苏、安徽两省共建。

而作为长三角第二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虽然最终有所缩水,但其早已辐射到安徽黄山、江西上饶等地。

至于上海大都市圈,本身就已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涵盖在内,最近又引来安徽宣城等地主动投怀送抱,未来有望继续扩容。

一体化发展,最直观的特征就是融合,而融合的背后,正是打破了强中心城市一味吸血的逻辑,通过辐射效应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

这正是长三角发展成为全国最富,也是相对均衡的区域的原因之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赵昭仪,开启叮呤咣啷系穿搭第一人

时尚COSMO 浏览 6919

哈登得偿所愿被交易至篮网,三巨头聚首剑指联盟总冠军

趣看热点 浏览 21401

美国通胀反弹

北京商报 浏览 8504

炎热的夏季 谁能够拒绝靓丽的绿色系呢?

虎哥说衣不二 浏览 10331

上海发力了,全球招募硬核项目顶尖人才!这些“后天”产业里能跑出核爆点吗?

上观新闻 浏览 10177

乘联会:燃油车限购限行还交税不公平

汽车安利会 浏览 8298

全世界都在给他过生日,我也随个份子

《买手客buyerkey》 浏览 10489

六大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 100万存5年利息少7500元

时代财经 浏览 12389

梅西直播首秀现场曝光!迷弟苏醒赶去现场拍合照

萌神木木 浏览 11966

花店接5.2万现金花束大单 刚送完货老板银行卡被冻结

极目新闻 浏览 45877

韩日全面恢复军事情报共享

国际在线 浏览 14987

朝鲜进行新型战术导弹试射,美日韩都急了

趣看热点 浏览 21672

小波特:我们需要所有人都能出战 这样化学反应才能达到最佳

直播吧 浏览 14966

2023爆火的"鱼骨吊带" 不显胖还时髦

她暖 浏览 12197

手滑?恩比德点赞尼克斯交易托平新闻 近一个月来首次推特点赞

直播吧 浏览 11249

亚马逊大裁员后又暂停第二总部建设,降本增效这么艰难?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14754

西安一小区楼体开裂路面塌陷 维修需花费近百万

上游新闻 浏览 67422

李雪琴买咖啡被认成杨幂杨幂对李雪琴说杨幂你好

趣看热点 浏览 22473

挥刀预制菜、关停金融业务,主业缺失的趣店会走向何方?

界面新闻 浏览 11738

加州理工学院起诉苹果博通无线专利侵权可能达成和解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10539

女人别放弃打扮,看看国外气质奶奶的搭配,依旧美得有气场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8387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