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媒体:拜登和耶伦近期轮番对中国经济动向发表偏颇言论

直新闻83391人阅读


赖清德

直新闻:赖清德这次低调“过境”窜美,反映了美国以及台湾方面怎样的矛盾心态?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庚欣:这次赖清德“过境”美国纽约,表现为两个低调,一个是赖清德的低调,一个是美国的低调。当然,美国的低调是主导。这表明了美国正在“以台制华”和“与华共舞”之间左右为难的矛盾心态。其实,美国一直存在这种矛盾,最近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但又起落不定,就更使得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表现出“进退失据”的窘境:既要和中国缓和事态、缓和关系,又要继续“以台制华”;既要在台海挑拨离间、牵制中国,又想避免台海发生真正的重大危机和风险。这种矛盾心态,决定了美国在安排赖清德“过境”时的矛盾举动。

同时,受制于美国的低调,台湾当局即赖清德也不得不表现得比较“低调”。这种低调实际上是表明“台独”正在弱化成为一个“有限的麻烦制造者”。赖清德鼓吹“台独”的一些陈词滥调,并没有什么新意,在陈水扁甚至李登辉之前就有这些说辞,这不过是对两岸关系暂时存在的政治现实困境的一种错误解读而已。其实,两岸本来就是“一体”的事实,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客观存在的两岸血缘、文化、历史关系上,特别是近代以来两岸互动的现实过程,以及最近十几年两岸逐渐形成的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关系结构,包括双边特殊经贸关系优惠机制,当然还有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和共识,两岸一体、一个中国,已经成为今天国际社会基本秩序的重要共识,这些都使得赖清德的那些陈词滥调不攻自破,根本不值一驳。这也是他不能不低调的政治原因之一,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

同时,由于两岸关系的综合力量差距越来越大,中美关系的变化越来越多,以及岛内各种政治力量互动和操作越来越复杂,就使得台湾,特别是民进党当局现在“棋子”的这种既荒腔走板、自取其辱,又弱势日显的特征,显得特别突出,已经使得岛内包括选举等元素,在中美互动与两岸互动之间作用,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因为已经丧失自主性的台湾特别是民进党当局,已经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立场、身份定位和利益诉求,已经彻底矮化,走向主动充当美国棋子的方向。这样,他只能听凭中美互动的大势所定,全无什么自主可言。连惹是生非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一个“有限的麻烦制造者“的定位了。本来在台湾问题上,还有“大两岸”即中美关系和“小两岸”即台海两岸关系之分,现在则因为台湾过于自我弱化、自我矮化,就使得大两岸即中美的互动,已经几乎成为了绝对的主体,台湾岛内包括选举以及参选人言行的因素,已经越来越弱化,并且走向极端碎片、极端缺乏建设性的方向。这也是这次赖清德“过境”美国所表现出的真实背景。


中美国旗

直新闻:最近中美涉台博弈不仅分量加重,而且变得更复杂微妙,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庚欣: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分量加重,是表明今天中美互动中,美国制约中国的工具越来越少,有黔驴技穷的感觉。因为从贸易制裁、科技壁垒、“脱钩断链”到阵营对抗等,都难以见效,美国只得祭出对美风险也很大的“台湾牌”,但多年实践已证明,中国政府的台湾政策非常成熟,美国这张牌打得也不顺利。特别是随着近来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于是出现了美方在涉台问题上的微妙调整。比如极力表示愿与中国军方进行接触,明确表示希望避免台海出现风险;对赖清德“过境”等采取较低调的处理;对美国国会议员对台动作也有所约束等。这些都表明,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的核心,但并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的核心,不是中美必然走向冲突的“死穴”,也不是中美关系困局的根本症结。

王毅外长明确指出,中美关系之所以陷入建交以来的最低谷,它的根源或者它的主要病根,就在于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制定了错误的对华政策。我很赞同,高度赞赏这个准确的概括。中美关系有很多问题,如涉台、南海、科技打压等等,但最根本的问题是中美之间到底是敌人还是朋友?中美究竟如何认知对方,并依此建立正确的相处之道,这是根本的问题所在。在这个问题上出现错误认知,政策就会偏差,一个小小的“气球”也会惹出天大的麻烦。而1972年中美当时还没有建交,还在冷战对峙之际,但由于中美领导人正确认定中美关系就能“化敌为友”,那么像台湾问题等也都会找到相对妥善的处理办法。

其实,美国在对台政策上一直有两面性,这种现象具有深厚、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的动因背景,而且还不断处于变化波动之中。1972年中美破冰,但联合国涉台博弈,美国依然故我;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出台“与台湾关系法”;1982年“817公报”发表,美国也对台提出了所谓“六项保证”。但是,所有这些干扰,都没有影响中国政府“咬定青山”“构建中美正确相处之道”的决心,都没有阻挡中美关系的迅猛发展。同时,两岸关系也在经历了李登辉、陈水扁时期的急流险滩,在2008年后逐渐实现了“两岸和平发展新格局”,这个积极的发展进程,不仅有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也有来自美方的“积极作用”。正如2012年4月,时任国台办主任的王毅访问美国,会见时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即美国现任驻华大使,王毅当时强调:“中方希望美方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期待中美共同努力,使台湾问题真正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积极因素,而不是消极因素;真正成为合作的因素,而不是摩擦的因素;真正成为增进战略互信的因素,而不是导致战略互不信任的因素。”可见,只要把握中美根本症结,就能掌握中美涉台博弈的主导权,十年前可以做到的事情,今后我们也可以争取做到。


耶伦

直新闻:美国总统拜登和财长耶伦,近期轮番对中国经济的动向发表了一些偏颇的言论,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庚欣:这其实是美国官方的真情流露。几十年来,关于“中国崩溃”、“中国风险”等论调,一直是和“中国威胁”、“中国最大强敌”等观点同时并存。但是,中国还是中国,中国就是在这些闲言碎语、纷纷扰扰之中不断发展,中美关系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熟。不过,这次耶伦和拜登的担忧,我觉得可能也是反映了中美特别是在经济上,已经成为了“合作发展共同体”,美国对中国经济既防范担心、又重视依赖的真实心态。

事实上,中美是连续多年的国别最大贸易伙伴。无论特朗普的“制裁”,还是拜登的“去风险”,或是疫情干扰、俄乌冲突影响等,都不能减弱中美双边经贸额居高不下、不断增长的势头,中国经济一咳嗽,美国经济就会感冒。中国经济动向与美国的国计民生,已经息息相关,无论是体量还是结构上,已经具有了一种不可替代性。而且中美之间的共同体关系,并非仅仅限于贸易额那么简单。在宏观政策,比如财政、产业、债务、税务、货币等等,这些宏观政策的协调,一直是中美两国重要的共识与合作行动,这更是难以替代的。有人开玩笑,中美是论经济“一个锅里吃饭”,谈政治“放下筷子骂娘”。这虽然是一种不协调、不均衡的“政冷经热”现象,但也表明了中美虽然有很多政治上的认知分歧和利益纠葛,但经济上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必不可少,分工链、价值链的互动密不可分,宏观政策上的协调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力量相对均衡、利益紧密依存、风险高度共有的三位一体结构,是今天中美关系的客观现实,也是最近中国经济略有波动时,美方高度关注的主要原因。

作者丨庚欣,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罗永浩AR公司新增多个经营项目,涉及移动终端、移动通信设备等

三言科技 浏览 9500

淘特回应团队大部分人员合并到淘宝:业务有调整,不会并入淘宝

Tech星球 浏览 16143

业内编剧怒斥《偷偷藏不住》!吐槽剧情诱导犯罪

萌神木木 浏览 13462

王健林“决战”IPO

中国企业家杂志 浏览 12919

台媒披露马英九将登陆祭祖 国民党回应

环球时报 浏览 95948

又一起!菲律宾高官家中被枪杀 3名嫌犯被捕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6530

公募基金积极拥抱“个人养老金”新时代

中国基金报 浏览 16835

购车补贴是双刃剑,弱势车企只是被加速淘汰?

百姓评车 浏览 9535

美军泄密案21岁嫌犯:负责网络通信 有最高机密权限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6662

俄罗斯一城市首次遭到无人机袭击 佩斯科夫证实

枢密院十号 浏览 79543

旧车比新车贵,比亚迪断了二手车贩子活路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8128

疯狂!又两大车企大降价!

电动知家 浏览 9782

美军在关岛开工建造远程弹药库 美媒:中国该担心了

环球军事时报 浏览 23743

开年第一瓜!知名男星被曝欠钱不还,劈腿打人

不八卦会死星人 浏览 9879

十年唱吧,一声叹息,转战VR,胜算几何?

连线Insight 浏览 13594

厦门银行拟发行50亿元可转债:资本充足率下降明显 近两年持续补充资本金

面包财经 浏览 16451

氢燃料电池已不被日本卡脖子了!

网易财经 浏览 13470

马国明要当爸了?新婚妻子汤洛雯腰身显粗疑怀孕

萌神木木 浏览 10363

杨颖虽挤不进红毯 她却深V露背艳压全场

皮蛋儿电影 浏览 13748

中公教育董事长直播鞠躬道歉:欠的钱我们一定会还完

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 53311

向太发文否认控制儿媳郭碧婷 喊话会疼爱她一辈子

扒虾侃娱 浏览 10860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