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赖清德胜选后退出"新潮流"系 岛内猜测其或成立新派系

环球网资讯67952人阅读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民进党当选人赖清德17日突然宣布退出新潮流系,引来不少嘲讽。

据台湾“中央社”17日报道,民进党新潮流办公室总干事段宜康当天发表声明称,和赖清德讨论之后一致同意,基于对台湾地区领导人职位的尊重,赖清德不再是新潮流成员。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办公室发言人戴于文直言,赖清德一直以来都具有新潮流派系的鲜明形象,当选后退出完全是政治假动作。他认为,赖清德试图跟新潮流划清界限,恐怕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反而启人疑窦。


赖清德突然宣布退出新潮流系引来不少嘲讽(资料图)

消息在岛内引发争议。有网友表示,“如果选前就退出,我还信……这跟陈菊当‘监察院长’,退出民进党不是一样的概念吗?”还有不少人猜测,赖清德未来可能成立新派系,“因为要有赖系了,还在新潮流很不方便”。“不用再演了”,国民党“立委”王鸿薇表示,赖清德此举根本就是在“唱双簧”,他在新潮流这么久,且最大左右手前屏东县长潘孟安、民进党前秘书长林锡耀都是新潮流的,现在对外宣称“赖清德退流”,这是假装赖跟这些派系无关,还是为以后出现“赖系”铺路?

台湾资深媒体人黄扬明质疑称,若按照新潮流的逻辑,2020年赖清德出任蔡英文副手时没有退出新潮流,是因为副手职位不需要被尊重?他直言,不管赖清德是不是新潮流成员,他都还是民进党主席,新潮流也仍是民进党最大派系,“他退出新潮流,其实就是表面功夫而已”。(程东)

延伸阅读

涉及台湾地区 外交部发言人七答记者问

1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就台湾地区两项选举和瑙鲁宣布与台“断交”的相关问题,毛宁七答中外记者提问。


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资料图

美国代表团会见赖清德和蔡英文 中方回应‍‍‍‍

法新社记者提问,美国一个资深代表团今天在台湾地区会见赖清德和蔡英文,发言人对此有何回应?

毛宁表示,台湾地区选举是中国的地方事务,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台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坚决反对美方以任何方式、任何借口干涉台湾事务。

毛宁强调,我们敦促美方务必认清台湾问题的极端复杂性和敏感性,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美国领导人多次重申的不支持“台独”、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寻求把台湾问题作为工具遏制中国等承诺落到实处,慎之又慎处理涉台问题,不以任何形式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

“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

有记者提问,2023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揭晓之后,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方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并且呼吁所有外部势力不要采取破坏地区稳定和国际安全的挑衅行动。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表示,我们赞赏俄方表态。事实上,不仅俄罗斯,还有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包括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孟加拉国、菲律宾、斯里兰卡、尼泊尔、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白俄罗斯、塞尔维亚、匈牙利、巴布亚新几内亚、古巴、委内瑞拉、上合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等,以发表声明、新闻公报、答记者问等方式,公开重申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坚定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支持中国统一大业。

“这是国际社会的正义之声、和平之声,体现了国际社会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广泛共识,代表了时代潮流和历史大势。”毛宁说,我们感谢这些国家对中国正义立场的理解和支持。

毛宁指出,无论台湾岛内局势怎样变化都改变不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不可能是。我们坚信,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共识和稳固格局必将更加牢固。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预,争取国家统一的正义事业必将得到更多理解和支持。

“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法律地位和事实从未改变”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据报道,台湾外事部门称,中方就台湾地区选举发布的有关答问重谈“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等谬论不符合国际认知和两岸现状,呼吁北京当局尊重选举结果,面对现实。发言人有何评论?

毛宁强调,台湾地区选举是中国的地方事务,不管选举结果如何,都改变不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改变不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共识。


图为台北101大楼(资料图)

毛宁表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80年前,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把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台湾归还中国”。此后,1945年中美英苏联合发表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条款必将实施”。日本则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系列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文件,奠定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领土的历史与法理根基。

毛宁说,尽管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和事实也从未改变,这就是台海问题的真正现状。中国终将实现完全统一,台湾必将回归祖国怀抱。

新加坡祝贺台地区选举 中方提出严正交涉‍‍‍‍‍‍‍‍

有记者提问,1月14日,新加坡外交部发言人就台湾地区选举答媒体提问,表示对有关选举表示欢迎和祝贺。中方对此有何评价?

毛宁表示,中方已经第一时间向新方提出严正交涉。新加坡领导人曾多次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红线中的深红线。中方重视新方这一说法,希望新方严格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以实际行动维护中新友好关系大局。

美日等国拟派团赴台“致贺” 中方回应

有记者提问,据台媒报道,美、日、欧洲等几个国家表示拟于台湾地区选举后派团赴台“致贺”。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强调,台湾地区选举是中国内政,不管选举结果如何,都改变不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

“国际上谁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反对。中方对有关国家发声明‘致贺’等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错误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提出严正交涉。”毛宁说。

毛宁指出,台湾地区选举之后,有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公开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支持中国统一大业,这是国际社会的正义之声、和平之声。我们相信国际社会将继续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分裂、争取国家统一的正义事业。

“愿同瑙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开启新篇章”

有记者提问,瑙鲁政府正式对外宣布,决定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断交”,愿同中国复交。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图为瑙鲁总统发表全国讲话 图/视频截图

毛宁表示,瑙鲁作为主权独立国家,宣布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同台湾当局断绝所谓“外交关系”,愿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中方对瑙鲁政府决定表示赞赏和欢迎。

她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已为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所确认,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中国已同全世界182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瑙鲁政府决定同中国复交,再次充分说明,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中国愿同瑙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开启两国关系新篇章。”毛宁说。

瑙鲁为何此时宣布与台当局“断交”?

日本广播协会记者提问,这次瑙鲁政府宣布与台湾“断交”,为什么是在台湾地区两项选举之后的时间点发布,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回应,瑙鲁政府宣布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同台湾当局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是瑙鲁作为主权国家独立自主作出的选择。这也说明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不可阻挡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训练师:库里是历史上技术最好,也是最坚韧的球员

OnFire 浏览 11807

记者:两名西班牙外籍助教已抵达天津,今天赴海口与津门虎队会合

直播吧 浏览 10271

印度对华开展光伏板关税战 一年后两部委建议大幅降税

环球网资讯 浏览 79630

斯卢茨基:马莱莱受伤让我感到遗憾,谢鹏飞的表现令人满意

懂球帝 浏览 9717

数据不说谎 | 热火G3五大败因:约基奇穆雷同砍30+三双历史首现

罗说NBA 浏览 14060

我永远不会买黄金,更不会投资黄金!

浏览 12056

特朗普TikTok粉丝超290万 控告他的艳星在美国走红

新民周刊 浏览 57390

一名德国男子因涉嫌为俄罗斯从事间谍活动被捕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2024

牛弹琴:中国人过春节时 世界发生了10件大事

上观新闻 浏览 71063

婚姻那么烂,经历那么惨,她却惊艳了一个时代

Yuki女人故事 浏览 8112

提车刚一个月,极氪X竟然上新了?!

Autolab 浏览 10047

中东混战升级,反美袭击四处开花

浏览 8482

业绩碾压预期,英伟达净利激增8倍,AI芯片还要大扩产

澎湃新闻 浏览 11643

突然宣布:停牌!市值曾超4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 9760

外媒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或对全球经济构成风险 中方回应

外交部网站 浏览 75608

印度阵风又被击落,为啥法国战机如此不堪?

浏览 1800

台媒曝窦靖童疑结婚!无名指戴戒指,赴台与男人吃饭,曾辟谣婚讯

文艺圈娱乐号 浏览 10373

泸州老窖停发国窖38度经典装4天后 经销商要涨价

红星资本局 浏览 8154

董军防长警告"台独"发言刷屏台媒 台学者喊话赖清德

直新闻 浏览 57613

千亿巨头重大收购!华为火速回应

中国基金报 浏览 8322

40大城市人均收入:京沪逼近8万大关 长沙领跑中西部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13426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