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两个热搜,把内娱明星的“贪得无厌”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八卦会死星人10212人阅读


内娱明星的“高片酬”不算新鲜事,但近日的两个“热搜”,还是再次让人感慨内娱明星赚钱到底有多容易。



第一个热搜是关于影视公司起诉蒋劲夫被驳回的消息,根据资料显示,6年前蒋劲夫拍的一部电视剧《米露露求爱记》因为其家暴女友的传闻导致一直无法演出。



这则资料里面,作为男一号的蒋劲夫高达6915万元的高片酬成为了网友最关注的地方。虽然蒋劲夫饰演的是男一号,但要知道那是6年前,那时的蒋劲夫远称不上内娱咖位和流量最高的演员,可想而知,当时那些当红一线演员的片酬有多离谱。



看了蒋劲夫的例子,也许大家可以理解,当年杨颖为何说出自己值得8千万片酬的话来。



后来官方颁发了“限薪令”,冯永征就说过,他觉得限制明星的片酬不是坏事。



但哪怕在“限薪令”之后,内娱明星的片酬依然是“高不可攀”的存在。比如黄磊在出演《小别离》的片酬是2310万元,出演《小欢喜》时已经涨到3600万,另外,他还能在剧里担任艺术指导,监制等职位,全部拿下来一部戏能拿到6000多万。



内娱艺人的“行情”如此高,难怪有女艺人说每个月算下来2万元的月薪根本生活不了,不如去打工。



而在同一天的第二个热搜是关于港星佘诗曼斥资3千万在香港买豪宅的消息,媒体大肆报道,还用上了“斥资”,但其实这3千万放在内娱明星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蒋劲夫拍一部戏就能买两套,但对于港圈的明星来说却是“巨资”。



据传,佘诗曼在拍爆剧《新闻女王》时,被曝片酬只有200万左右,而且她还是女一号的戏份,但放在内娱连几线艺人的身价都达不到。



但佘诗曼之前来内地拍了几部戏,被曝片酬一集能拿到60万,这样算下来,一部下来至少千万,比在港圈足足翻了10倍。



之前也有流传着一则TVB艺人的片酬,像佘诗曼,郭晋安,邓萃雯这些一线艺人的片酬每集不到10万元,和内娱动则百万一集的片酬完全无法比较。



在港圈,一线艺人尚且如此,那些配角演员的片酬更加和内娱无法比较。有TVB配角曾经说过,在内地赚的钱是在TVB巅峰时期的2倍。



而像王祖蓝这种在港圈和内地都混得比较好的艺人,直言在内地赚的钱是在港圈的“N倍”,就是多到数不清。



不仅是港星来内地之后收入翻倍,台湾省艺人来内地之后的收入大大提升。之前就有一张台湾省艺人来内地之后的身价对比表格传出,几乎都是翻了五六倍。



大S在很多年前就说过在内地接一个工作,是在台湾省接四五个工作的收入。



也难怪近几年很多港台艺人来内地发展了,就算不拍戏上综艺,去商演和直播也能赚到比普通人高很多的收入。



比如老牌港星黄一山去年年底就计划在内地做直播,他说一个礼拜只做两场,其他5天休息,一年下来也能有200万收入。



大多数普通家庭一年工作300天也很难有200万的收入,但在内娱,明星轻轻松松就能赚到了。



像黄一山,苑琼丹这些“过气港星”来内地还不愁没机会,但如果是“过气”明星在港台的“出路”却很少。



比如前不久,40岁的港星吴浩康就被媒体拍到去工地搭棚。每天工作9小时,日新有1500元,每个月做20天,一个月下来还有3万元,但在高消费的香港这个收入其实不算高。



内娱明星的收入不仅让普通人感叹,就连港台艺人也望尘莫及啊。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六七十岁中国大妈,帽子别戴“太婆帽”和“针织帽”,这些更减龄

潮人志Fashion 浏览 9805

马斯克向左,黄仁勋向右

汽车公社 浏览 8550

刺杀李在明凶手被正式批捕:凶手跟随行程踩点6次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0269

男子骑电动车跑1500公里回家:每天花1百元 骑了半个月

极目新闻 浏览 68800

争议!名博怒斥NBA裁判,剧本化太严重:热火赢球拖入天王山

天涯沦落人 浏览 14171

中哈联合育种 助力哈萨克斯坦马铃薯增收

新华社 浏览 8261

经济实惠!46球,巴萨成2001-02赛季以来西甲同期进球最少领头羊

直播吧 浏览 16842

美妆胶卷 | 从未停止的迭代革新,愈久愈强大的健康功效。

伊周潮流 浏览 8261

比特币涨势再添动力!英国为加密货币ETN敞开大门

科创板日报 浏览 8808

林高远崩盘!一天连输两场0-3 遭张本智和横扫 日乒一哥握拳怒吼

体坛扒客 浏览 10486

西媒:西甲下周定是否通过签梅西计划,巴萨需削减2亿欧预算

直播吧 浏览 16027

冬天的第一件“奢侈品”,抢不到了

新周刊 浏览 10615

初秋氛围感穿搭真的绝!

巧百搭 浏览 12248

网红大衣哥喜当爷爷 儿媳晒出了双胞胎照片

扒圈818 浏览 13825

媒体:尹锡悦上台后一退再退 突破日方让步的底线

新京报 浏览 16782

深埋江门地下,捕捉“幽灵粒子”的巨型实验装置预计明年运行

南方都市报 浏览 8719

妇联回应女孩跟车货拉拉途中身亡具体说了什么?到底是怎么回事?

趣看热点 浏览 106076

潘功胜任央行党委书记 一个关键词是他讲话中的高频词

中国新闻周刊 浏览 82119

欧盟和美国计划对中国产电动车征收更严厉关税

盖世汽车 浏览 9688

开启电动新时代 新一代日产Skyline前瞻解析

一猫说车 浏览 9718

零碳快报丨2023年氢能经济投资达到340亿美元;中科固能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零碳风云 浏览 8861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